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2025年03月15日23:00:53 育兒 9627

金庸的小說早已完結了幾十年,可為何那些故事能在幾十年後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以至於金庸迷時不時就想翻出來重新品讀一番?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金庸在書中留下了太多耐人尋味的伏筆。

比如《神鵰俠侶》中,那趙志敬的結局就值得玩味,那傢伙作惡多端,金庸為何沒將他寫死?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黃蓉、趙志敬劇照)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看,讓一個角色處於「生死未卜」的狀態,即是在為他日後的重新登場埋伏筆,而趙志敬的去向,或許也藏著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罪該萬死的道人

趙志敬該死嗎?答案顯而易見。

不過對於多數人而言,他們更恨的可能是常年與趙志敬出雙入對的甄志丙,也就是舊版中的尹志平,畢竟那甄志丙是趁小龍女動彈不得之時對小龍女做出那般卑鄙無恥之事,著實讓人難以原諒。

但話說回來,甄志丙這個角色也非一無是處,他骨子裡還算是個好人,他是有自己的底線的,面對蒙古人的威逼利誘,他就寧死不屈,當初對小龍女犯下那般罪行,也是一時衝動,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贖罪了。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小龍女劇照)

相對而言,趙志敬則更為可惡。

或者說,對於小龍女而言,真正毀她清譽的人,其實是趙志敬才對。

當初的「甄志丙事件」可沒幾個人知道,但趙志敬在英雄大會上當著天下群雄的面對小龍女說出那番污言穢語,才真是讓小龍女名譽掃地。

你且看這段描述:「楊過那晚與小龍女在花叢中練玉女心經,為趙甄二人撞見,楊過曾迫趙志敬立誓,不得向第五人說起,那知他今日竟在大庭廣眾之間大肆誣衊,惱怒已極,喝道:『你立過重誓,不能向第五人說的,怎麼如此……如此……』趙志敬哈哈一笑,大聲道:『不錯,我立誓不向第五人說,可是眼前有第六人、第七人。百人千人,就不是第五人了。你們行得苟且之事,我自然說得。』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龍楊二人練功劇照)

原本龍楊師徒二人只是正經的習武,被他這麼一說,好似真的是什麼不堪之事了。

小龍女當即被氣得吐血,在場群雄也難辨真假,小龍女自然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再加上後來趙志敬還投靠蒙古,當真是無恥至極,這種人,就應該被處死,但金庸賦予他的結局描述卻是模稜兩可。

二、耐人尋味的伏筆

有人可能要說了,趙志敬不是在重陽宮大戰之後就死了嗎?

其實不然,哪怕電視劇中拍的是趙志敬被那玉蜂叮咬至死,那也從來不是金庸原著中的情節。

原著中,趙志敬固然也被玉蜂叮咬得很慘,但金庸的措辭里,並沒有提到「趙志敬被咬死」這件事。

他是這麼寫的:「趙志敬身上沾滿蜜漿,一舉手一搖頭都碰到玉蜂,身上已不知給刺了幾百針。眾人初時還聽到他狂呼慘叫,過了片刻,終於寂然無聲,不知是否中毒過多,死活難知。

既然是「死活難知」,那就等於是沒死,因為對於這樣一個配角,若是死了,金庸大可直接寫出類似「趙志敬被玉蜂叮咬,死狀極慘」之類的描述,他沒這麼寫,自然就是在埋伏筆。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趙志敬、楊過劇照)

這就好比小龍女跳崖的設定,當時在場群雄其實都心照不宣,認定小龍女多半是跳崖了,楊過那麼聰明,自然也猜到了。

可黃蓉卻提出了「南海神尼之說」,讓小龍女變成了「生死未卜」的狀態,結果到了十六年後的劇情部分,小龍女還真就在絕情谷底活了下來。

此時趙志敬的處境也是這樣,只要後續的劇情需要他登場,金庸就可以把他拿出來用,這就是個可疑的伏筆。

不過這個角色還能有什麼發揮空間?

似乎《神鵰俠侶》後半段的劇情確實是與他無關了,但在「後神鵰時代」,他還可以大有作為。

三、郭靖和黃蓉的結局

後來的趙志敬還能有什麼作用?他這種級別的角色,能有何作為?

或許你忽略了一個細節,趙志敬被那玉蜂叮咬了,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接觸了一些毒物,有時候不僅不會死,反而有可能因禍得福,習得一身神功。

比如段譽吃了莽牯朱蛤後得到朱蛤神功,又如楊過吃菩斯曲蛇膽,內力大增,還有殷離洗臉千蛛萬毒手,也是與各種毒物相伴。

所以趙志敬被玉蜂叮咬之後,也完全有可能習得神功,那玉蜂在古墓中生存,體內有陰寒之力,而趙志敬雖然被叮咬得面目全非,卻也因此得了一身陰寒內力。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道人劇照)

起初他被那內力折磨得死去活來,後來他發現那內力卻能為他所用,因此他創出了一套陰寒無比的掌法,也就是那玄冥神掌。

於是趙志敬懷著對楊過等人的恨意投靠了蒙古一方,他還與一位蒙古女子生下一子,那孩子自幼習武,幾年之後竟已有堪比一流高手的實力,而趙志敬也讓這孩子走了自己的老路,令他出家修道,以精進自己的武功,待到他十五歲那年,他便以「百損道人」自居。

後來趙志敬派他兒子去中原偷襲郭靖夫婦,好讓蒙古大軍順利拿下襄陽城。

郭靖固然是當世五絕之一,但也頂不住毒功,畢竟後來擁有百年功力的張三丰也無法消除張無忌體內的玄冥神掌之毒,可見沒有九陽之力,僅僅只是「內力深厚」的話,是不足以解除玄冥神掌之毒的,後來的張三丰做不到,當年的郭靖自然也做不到。

難怪金庸不敢寫死趙志敬,你看他兒子叫什麼,那人讓黃蓉生不如死 - 天天要聞

(郭靖、黃蓉劇照)

郭靖就這麼被百損道人偷襲至死,黃蓉也被那妖道擒下,目睹了夫君被殺,她自然也是生不如死,至於後來黃蓉去哪了,也沒人知道。

只知道當郭襄趕赴襄陽的時候,只看到屍橫遍野,還有那襄陽城的斷壁殘垣,卻不見父母。

這或許就是金庸留趙志敬一命的原因,只是這段劇情發生在《神鵰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開篇之前的部分,因此金庸才沒將它展開細說,那也合情合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