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先點個贊,評論區聊聊你的想法,你的支持讓我更有動力創作!
文|蜉蝣
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自從我結婚生子之後,我和丈夫忙於工作,我的父母就住在了我家,這一住就是4年,這期間一直都是我在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卻時常念叨小弟的好。
這讓我心裡不是滋味,今年過完年我決定把他們送到小弟家住,他們也欣然接受,可沒想到他們住了3天就吵了9次,如今又想回我家住了……
01
自從我結婚生子之後,父母便搬進了我家,既然他們願意幫忙帶孩子,順便還能分擔一些家務,我們也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
我丈夫和我都有全職工作,平時我們非常忙,尤其是在工作和照顧孩子之間奔波,生活中經常感到精疲力盡。
就這樣四年過去了,父母住進我家的日常生活開始變得有些微妙。他們雖然幫忙帶孩子,但有時候也會做出一些讓我不太舒服的舉動。
父母年紀大了,習慣也相對固定,尤其是母親,她喜歡做家務,也習慣性地對我和丈夫的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建議,甚至有時覺得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夠好。
比如我和丈夫晚上都很忙,經常吃外賣,而母親總會在我和丈夫吃完晚餐後,發現我們吃外賣就數落說:「你們怎麼不吃點新鮮的呢?看你們這個樣子,真的很不健康。」
這些話聽得久了,真的很讓人不舒服。雖然她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但每次這種話從她嘴裡說出來,我的丈夫總是沉默不語,而我則會在心裡默默翻白眼。
在我看來母親並不是在關心我,而是更像是在指責我們的生活習慣。她覺得自己做得更好,也覺得我們應該效仿她。
父親雖然沒怎麼說話,但每次母親說這些話時,他也總是默默附和,彷彿在說:「你看,還是媽說得對。」
這讓我真的很無奈,畢竟我和丈夫也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並不希望每一件事都要經過父母的審視。
與此同時,父母時常提起小弟的好,尤其是母親。她會不自覺地說道:「你弟今天又帶著媳婦來看我了,你知道嗎?他工作越來越忙了,還能抽空來看我。我真是太高興了。」
每次她這樣說,我的心裡就會泛起一陣不舒服的情緒。因為我知道,她並不是在誇獎小弟的孝順,而是在暗示我為什麼不能像小弟那樣盡孝道。
雖然這些話並不直白地指責我,但它們深深地刺痛了我。難道只有小弟的孝心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嗎?
漸漸地我感到越來越壓抑,內心的不滿也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尤其是在孩子的照顧上,我的父母並不像對小弟家那樣完全不計較,有時他們還會做出一些「干涉」的行為。
雖然他們出於好意,但在我看來,那些「干涉」就像是批評和指責,難道我不懂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嗎?
這些心情讓我開始產生了想法:是否應該讓父母去小弟家住,看看他們是否真的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感到滿足和幸福?這一切的累積讓我在心裡做出了一個決定。
我們都覺得父母住在家裡已經有些長了,而他們似乎對我們漸漸變得不滿,尤其是他們對小弟的那份偏愛,讓我們心中有些難以言喻的壓抑感。
我決定讓父母去小弟家住一段時間,給他們一個新的環境,同時也給我們彼此一些空間,看看父母是否真能感到滿意。
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內心裡我有些猶豫。畢竟父母年紀已經不小,突然讓他們去另一個地方住,可能會讓他們感到不適應。
可我也知道,如果我不做出這個決定,自己可能會更加崩潰。畢竟家庭不是一味的付出和犧牲,它還需要理解和尊重,而不僅僅是父母和小弟之間的偏愛和比較。
我告訴丈夫我的想法時,他表示支持。他知道我們兩個的生活壓力,尤其是在父母居住在我們家後,我們兩人幾乎沒有一點私人空間,而他們時不時提出的要求和抱怨,更加讓我們難以應對。
我開始準備與父母溝通這個決定。母親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欣然接受了,她笑著對我說:「這樣也好,在你們家住了這麼長時間了,你弟平常來看我倆也不方便,這次去他們家換個環境也不錯。」
我的父親也在一旁笑著點頭,看得出他們對去小弟家住還是很很期待的。我們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希望他們在小弟家能夠好好適應,享受一段不同的生活。
02
父母搬到小弟家後的最初幾天,似乎一切都還算順利。小弟和弟媳雖然忙碌,但他們都盡量抽出時間陪父母,畢竟父母的年紀大了,確實需要更多的照顧。
而弟和弟媳對待父母的方式,也顯得十分溫和體貼。表面上似乎一切都很好,我甚至一度開始為自己做出的決定感到些許安慰。
然而沒過幾天,問題就悄然出現了。雖然小弟家的生活空間大,但他們家畢竟和我家不同,有些細節上的差異開始讓父母不適應。
比如小弟家並不像我家那樣,注重晚餐的溫馨氛圍,他們吃飯的時間較晚,而父母則習慣了早早吃好飯,這導致他們總是感到餓得不舒服。
母親嘗試做飯時,發現廚房設備和習慣跟她預想的不太一樣,導致她情緒有些失控,開始抱怨環境不如我家。父親則總是感到不自在,總是覺得小弟家冷冷清清,沒有我家那麼熱鬧。
最讓父母感到不適應的,是他們和小弟之間的生活方式不太一致。小弟和弟媳雖然很忙,但總是很高效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很多時候都在忙自己的工作。
而父母則習慣了在家裡待著,慢慢地開始對小弟家的一些瑣事不滿,甚至開始抱怨他們並沒有為父母騰出更多的時間。
更糟糕的是,由於小弟家環境較為簡單,父母常常提起我家的一切,說我們的家裡溫馨、生活方式好,幾乎天天都在念叨著我的家。
這個情況讓小弟和弟媳有些焦慮,他們開始感到壓力很大,覺得父母對他們的期待實在過高。3天的時間裡,父母和小弟家之間發生了9次衝突。
主要是因為生活瑣事的摩擦,甚至有一次因為父母對家務事不滿,父親直接和小弟發生了爭執,雖然小弟最後還是寬容地接受了父母的情緒,但這種衝突讓父母感到更大的失落。
他們突然意識到,原來他們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適應小弟的生活,反而覺得我的家才是他們最溫暖的港灣。
父母開始主動向我打電話,表示他們不太適應小弟家的生活,想回我家住。聽到這個消息時,我並沒有太過驚訝,心裡反而鬆了口氣。
雖然我知道父母有些不舍,但我也感到一絲解脫。至少這段時間能讓他們意識到,他們和我們之間的相處,才是最熟悉和舒適的。
我答應了父母的請求,讓他們回來住。雖然我們之間有些不滿,但父母終究是我的父母,我無法讓他們感到被拋棄。
回到家後,父母表現得非常感激,我能夠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溫暖。但我依然沒有忘記之前的種種:他們總是過度地誇獎小弟,甚至從不對我的付出給予足夠的重視。這讓我對他們的態度產生了些許改變。
與父母的相處中,我開始更加理智和冷靜。儘管我無法改變他們心中對小弟的偏愛,但我學會了不再讓這種偏愛影響到我的情緒。
我開始明白,家庭中的關係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溝通,而不是單純的付出和忍讓。我和丈夫也更加註重我們的生活質量,試圖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保護好自己的家庭空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贊、評論,一起交流觀點,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