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漢字,博大精深。
古人製造漢字,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律。
歸納起來,就有六種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假借和轉注。
從一個字的外形,代表的本意,說明的事情等,就能夠發現很多生活的技巧。
作為退休老人,多讀一讀書,從以下幾個字里,尋找幸福,很有必要。

01
劣:莫要負重,示弱。
《說文》里說:「劣,弱也。」
人老了,不僅是年齡大了,還是力量少了。
如果你還逞強,那就註定沒有好日子過。
在事業方面逞強,就投資興業,很容易虧損;再回到職場,也會看到臉色,不可能如正式工一樣的待遇。
平時和人相處,喜歡爭鬥,吃虧的,往往是老人。
俗話說:「人弱莫負重,言輕莫勸人。」
主動示弱,你會變得溫和,和誰在一起,都沒有矛盾;做什麼都不會激進。
一開始你就沒有想要贏,那麼你輸了,也不會有怨氣,而是非常坦然。這樣的心態,低低的,也很柔順。
02
路:各走各的,隨緣。
路,拆開就是「足」和「各」。
每個人都有腳,要去什麼地方,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就是在同一個地方,兩個人不能同時踏在一個點。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讓別人走,自己少說幾句。人與人的交集就少了,但是感情很自然了。
作家村上春樹說過:「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退休之後,需要社交,但是不要強求和誰交往。
社交,是幾個人在一起小聚,聊天。但人,不會是同樣的幾個,相聚也不會是在同一個地方。
有的人,退休後去了老家,跟隨子女外出,或者選擇了旅居。因此,忘記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很正常。
職場上的老同事,都會走散,以後連招呼都不會打一個。有喜事也不喊你。
就是你的親戚,包括你的愛人,也會走散了。但是沒有關係,一起走的時光,珍惜過,問心無愧。

03
舒:舍予他人,舒服。
很多退休老人,開口就說:「怎麼舒服,怎麼來。哪有那麼多規矩。」
是啊,人要追求舒服。可是不能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不舒服」之上。
「舒」字,本是「舍、予」的組合。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捨去多餘的東西,把給別人東西。
帶著善意的生活,最舒服。
東漢時,有一個叫董奉的醫生。
他幫人治病後,不要費用,而是安排病人去門口,種一棵杏樹。
多年後,他的門口就有了一片杏林,果實就可以賣很多錢。
他把買果實的錢,送給窮苦的人。
一輩子,什麼都不愁,還得到了至高無上的榮譽——「杏林春暖佳話千秋頌,丹灶煙浮神醫萬代崇」。
他還醫治了一隻老虎,老虎感恩,就日日夜夜守護杏林,沒有人敢來偷盜。
為什麼很多退休的老人,不快樂呢?因為他們不知道捨去貪婪,不願意給予他人幫助。
每天去做一件好事,有人說「謝謝」。頓時就舒暢了。你看看,那些發揮餘熱的老人,比抱怨社會不公平的老人,活得好一百倍。
04
福:吃飽穿暖,足矣。
什麼是福氣?
從「福」字上看,就是:「一件衣服,一口田。」
穿暖和了,能夠從地里找到食物,這就足夠了。
在「卧冰求鯉」的典故中,有一個繼母,叫朱氏。
她嫁給了當時的貴族——王氏家族。兒女也很孝順,可是她不滿意,還處處刁難繼子王祥。
在冰天雪地的日子,她想吃河裡的魚。
王祥只能去河邊,脫掉衣服,用身體的溫度,讓冰面融化,然後釣魚。
想一想,這樣的繼母,其內心多陰暗。
有飯吃,就想大魚大肉;有了冬天的火爐,還想有人在旁邊,溫酒煮茶;有了退休金,還嫌棄太少;有了房子,覺得不夠大。
但凡貪婪的人,總是找不到幸福。他的內心,是窮困的,有各種窟窿,沒有辦法填滿。
知足常樂,這樣的道理,越早知道,餘生享福越多。

05
省:不見為凈,寡視。
省,是一個會意字。在甲骨文中,如同眼睛觀察草。
簡單說,少用眼睛看雜七雜八的東西,多看看藍天,草地。
若是你的眼睛是乾淨的,看到野草,也會很舒服,會想到一朵野花。
一對退休老夫妻,去蒙古的草原旅遊。
男人抱怨:「到處是牛糞,馬糞,就不該來。」
女人開心地說:「天好藍,草地好綠,風吹草低見牛羊。」
同樣的一片草地,但帶來的心情,完全相反。這就在於,如何用眼睛的問題。
少用眼睛,屏蔽那些髒兮兮的,去發現美,就好了。
若是你常常閉上眼,還會屏蔽很多難看的臉色,各種社會亂象,還少看了手機屏幕。你的生活,頓時就會安靜下來。
06
著名作家林清玄說:「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生活就是這樣,你真的不要太去較勁,多去尋找心靈的出口,放過他人,放過自己。
社會不會太好,更不會讓所有的人都滿意;但是社會也不會太糟糕,總有人會喜歡,認可。
相對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真的很幸福了。若你總是不幸福,只是沒有找到幸福的竅門而已。
讀一讀古人的文字,在咬文嚼字之中,豐富自己的精神。
人活著,讀書不苦,不讀書才苦。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