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外婆一個動作,徹底震撼了我

2024年11月15日06:52:08 育兒 1589

(聲明:本文為頭條原創首發,已全網維權,抄襲必究,千萬不要抄襲啊!請大家理解!)

我曾經在一個家庭做保姆,這是一個四口之家:外婆、寶爸、寶媽還有一個三歲的寶寶。我的任務就是做飯,打掃衛生,搭手帶寶寶,我每天和外婆要相處十幾個小時。

外婆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特別喜歡碎碎念,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按照外婆的要求去做,只要有哪一件事情不按她的要求做,就要重新返工。

外婆是一個特別節儉的人,剩菜剩飯從來捨不得倒掉,一般來說她不讓女兒、女婿和孫子吃剩菜剩飯,這些剩菜剩飯基本上都是我和外婆兩個人吃。

我是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外婆一個動作,徹底震撼了我 - 天天要聞

他們家有一個用了好多年的電飯鍋,這個電飯鍋有一個毛病,就是煮飯的時候有鍋巴,而且是很厚的鍋巴。

我開始去他們家的時候,看見這個鍋巴,我用冷水泡在那裡, 過一會兒準備來洗,泡了一會兒以後, 我拿起鍋,然後手放進去洗。

這時候外婆看見了,連忙對我說:「小汪,你的手不要放在鍋裡面,這個鍋巴等一會兒我還要吃。」

啊!我的手都已經放在鍋巴裡面了,外婆竟然還要吃這個鍋巴。 外婆說完以後就把這個鍋奪過去了, 然後放在一邊。

我是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外婆一個動作,徹底震撼了我 - 天天要聞

中午吃飯的時候,外婆讓我只要做自己和小寶的飯,不用做她的飯,我給小寶煮了一點餛飩,自己下了一點麵條吃。

外婆讓我把電飯鍋里的鍋巴熱在那裡,她等一會兒就吃這個飯。 吃飯了,我看見外婆把電飯鍋里的盛起來,盛了滿滿一碗,外婆就著蘿蔔乾吃了一碗白飯,外婆吃的還津津有味。

外婆雖然這麼節儉,只是對自己節儉,對家人不節儉。外婆有兩個女兒,她住在小女兒家幫小女兒帶孩子,她是帶薪保姆,她就是帶著薪水來幫女兒帶孩子。

我是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外婆一個動作,徹底震撼了我 - 天天要聞

外婆還有一個大女兒,從小在鄉下奶奶長大,跟她一點都不親, 為了彌補大女兒,外婆把自己的房子騰出來了,讓大女兒一家住在裡面,自己住在小女兒家。

大女兒後來準備在上海買房, 需要外婆支援,外婆拿出這麼多年的積蓄32萬全部支援大女兒買房。

外婆拿錢支援大女兒,怕小女兒不高興,所以在小女兒家帶孩子所有的開支都是自己的,小女兒給的錢放在那裡,她從來都不拿。

外婆都已經70歲了,外公已經去世了,70歲的老人,不僅僅要幫小女兒帶孩子,還要支援大女兒, 真的不容易。

外婆一輩子就是存了32萬,然後有了一套房子,這32萬全部 支援大女兒,房子也給大女兒住。

就算這樣,外婆也得不到大女兒一個笑臉,大女兒一家每天都來吃飯,大女兒每天都是擺著一副臭臉,總是在埋怨老娘從小沒有把她帶在身邊,讓她在鄉下受苦了。

外婆在大女兒面前一點點底氣都沒有,確實,當年為了工作把孩子放在鄉下長大,孩子也沒讀什麼書,初中畢業就沒讀書了, 大女兒現在日子過得不好,外婆也很內疚,總是想辦法補償大女兒。

後來大女兒的房子買好了,也沒有搬回自己房子裡面住,她把自己的新房子租給別人,仍然住在老媽的房子裡面。

外婆也不需要回自己房子裡面,她就住在小女兒家,幫小女兒帶孩子,只不過是每個月退休金都花完了。外婆的退休金每個月四千多元,都用來作為日常的開支。

想想外婆真不容易啊!一個70歲的老人,還在為兩個女兒操心,自己那麼節儉,卻捨得為兩個女兒花錢。好在小女兒還比較孝順的,為了不讓外婆太累, 請了住家保姆。

我在他們家只做了六個月,後來就辭工了,因為小寶上學了,外婆不想請住家保姆,想把我改成鐘點工,我當時不想做鐘點工,所以就辭工了。

我是一個保姆,看到僱主外婆一個動作,徹底震撼了我 - 天天要聞

我辭工以後,他們家找了一個鐘點工,兩個小時,做一頓晚飯而已,別的家務活都是外婆自己做,外婆更累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生存焦慮嚴重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的 - 天天要聞

生存焦慮嚴重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的

馬上就要過年了。作為一個親情濃度很高的節日,過年特別容易激活我們和原生家庭相關的創傷。有人帶著「失敗者」的焦慮感回家;有人回去又要面對和父母的衝突,處理家庭的陳年舊傷;也有人索性不回了,清靜的同時心裡又空落落的。推開每一個中國家庭的門,裡面
科普時間 | 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該咋辦 - 天天要聞

科普時間 | 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該咋辦

自卑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心理狀態,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生理和心理的劇烈變動中,對自我形象和他人看法非常敏感。這些變化有時會導致他們產生自卑心理,而過度自卑會影響他們的情緒狀態、學習、人際交往,甚至未來的生活。當孩子感
權威醫者說丨寒假期間,孩子該如何愛眼護眼? - 天天要聞

權威醫者說丨寒假期間,孩子該如何愛眼護眼?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休息時光,但也是視力保護的「關鍵期」。假期孩子們該如何愛眼護眼、預防近視呢?聽聽專家怎麼說。記者:藺娟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素材支持: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陝西省疾控局...
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責,但重在托舉孩子不斷提升生命意義 - 天天要聞

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責,但重在托舉孩子不斷提升生命意義

父母對孩子有養育之責,但重在托舉孩子不斷提升生命意義在探討父母對孩子的責任時,我們常常會提到「養育」二字。然而,養育之責並不僅限於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和教育上的引導,更重要的是托舉孩子,幫助他們不斷提升生命的意義。一、養育之責:撫養、教育與保護法律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撫養義務...
玄學提醒:別人送你這2樣東西,真不能要,隱患重重 - 天天要聞

玄學提醒:別人送你這2樣東西,真不能要,隱患重重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錯誤的友情選擇可能會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有些人,表面言辭懇切,內心卻另有圖謀;有些人,看似玩樂夥伴,實則並無真心。因此,我們必須明辨是非,知曉何事可為,何事不可沾邊。特別是當有人贈送你以下這
年,越來越近!(精闢) - 天天要聞

年,越來越近!(精闢)

一年又一年,時光如梭,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逐漸成長,年齡的增長,容顏的催老,似乎都在訴說著時間的無情。然而,那份對春節的期盼,對團圓的渴望,卻始終如一,未曾改變。每當春節臨近,所有的疲憊和委屈,都會在回家的那一刻煙消雲散,心中只剩下對家的思念和對親人的牽掛。
節育環「溜出」子宮,醫生提醒:需定期檢查 - 天天要聞

節育環「溜出」子宮,醫生提醒:需定期檢查

極目新聞通訊員 陸旖婷女子接受婦科手術時,意外發現其子宮外還掛有一節育環。近日,武漢市第六醫院盤龍城院區婦產科醫生為該女子剝離囊腫並完整取出節育環,避免了節育環移位、穿孔等嚴重問題。該院醫生提醒,使用節育環避孕者每年都需進行婦科B超複查,停經者在停經半年後建議手術取出。王女士(化姓)今年45歲,家住武漢...
給孩子打生長激素,會更容易得癌症嗎? - 天天要聞

給孩子打生長激素,會更容易得癌症嗎?

文 | 菠蘿(一)今天兌現承諾,聊聊大家很關心的生長激素和致癌風險問題。最近「給孩子打生長激素」的話題相當火熱。生長激素是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激素,主要功能是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育。如果孩子天生缺乏生長激素,導致身高比同齡人矮,那注射補充激素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但現在生長激素存在明顯濫用,很多不該打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