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潤心成長」江蘇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行動特別推出「成長百問導師答」系列微視頻,結合少年志app「成長樹洞」欄目中孩子和家長們的煩惱,邀請成長導師暖心解答。以下是本期視頻的精彩內容——
本期問題:
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提問:
娃對我的訴求總是響應得很慢,比如已經十點了該睡覺了,要趕緊刷牙,說一次兩次充耳不聞,需要反覆跟他說很多遍他才會動起來,我該怎麼做?
導師回復:
方昕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天潤城分校教師、潘月俊心育名師工作室成員
首先,咱們先要反思一下:我們不斷催促,孩子的動作是否變得快起來了呢?我們不能只看問題,更要探尋問題背後的根源。或許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不願分神?或許是孩子對我們的教育行為有抵觸情緒?或許是家裡對孩子發號施令的長輩太多,標準不一?又或許是孩子對即將要做的事情感到厭惡?……我們可以試圖從這幾方面找到突破口。
其次,平時我們可以加強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第一,和孩子一起制定適合的時間任務表。利用鬧鐘、計時器等產品,給每件事情預設一個時間,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第二,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在紙上寫下來。引導孩子先完成重要的事情,再做次要的事情。第三,幫助孩子拆解任務目標,拆成不容易造成拖延的小任務。告訴孩子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剩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第四,改變自己的教育習慣。將「快點寫作業!」變成「八點前完成!」把「催催催」變成具體清晰的指令。或試著用一些更有趣的方式來提醒他,比如編個關於「小牙齒要睡覺」的小故事替代「趕緊刷牙睡覺」這樣的命令,孩子做到了就多肯定。比如,如果他能在你第一次提醒他之後就立刻去做,就給他一個小獎勵,還可以和他說:「寶貝,如果你能及時回應媽媽,媽媽就會很高興,這樣我們也會有更多時間一起做你喜歡的事情哦。」
同時,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多運動,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和身體協調性,從而間接提升反應速度。
最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則,展現自己的高執行力,做好孩子的榜樣。
據悉,本次融媒行動由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少年志融媒平台為活動平台。廣大學生家長可以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成長樹洞」,匿名傾訴自己的煩惱,或分享身邊的趣事。你丟進「樹洞」的煩惱,也許會入選「成長百問導師答」欄目,並獲得來自專業導師的語音溫暖回復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賀東婷
剪輯 羅皞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