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早出晚歸,洗衣服的時間基本都在雙休那兩天,昨天晚上想洗衣服實在有點累,不想動了,算了明天早上再洗吧。
自己這麼想著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家裡住平房,媽媽每天有忙不完的家務,洗衣服就是一件大事,沒有下水道,沒有洗衣機,尤其新疆的冬天,洗衣服要燒幾壺熱水,把衣服放在一個大盆里,家家都有一個搓板,用肥皂打到臟衣服上面,用手在搓板上使勁的搓,然後在一件件的透乾淨。因為家裡沒有下水道用了多少水,就要提出去多少水,既繁瑣又辛苦的一件大事。幸虧家裡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孩子,相對孩子多的家庭,媽媽洗的衣服少一點。冬天都是燒煤,房間里灰塵比較大,媽媽給我和妹妹一人做了一副袖套套在衣服袖口上,防止袖口髒的快,減少洗衣服的次數。
記得我寫過一篇作文《媽媽的手》,被老師當範文在班上讀了一遍。大概就是說媽媽的手一到冬天因為洗衣服、做家務,一雙手都裂開深深的血口子,依然還在為一家人的生活辛苦勞作。那時候媽媽的手真的是咧著大口子,還在洗衣盆里不停的搓洗著,那個場面至今記憶猶新。
後來市場上有賣洗衣機的了,好像是新飛牌的單缸洗衣機,爸爸與媽媽商量買一台洗衣機回來,開始媽媽不同意嫌浪費,爸爸說買回來洗衣機你洗衣服就不用這麼麻煩這麼辛苦了。
後面的某一天放學後回到家,院里擺著一台不知道是什麼的物件,爸爸說把洗衣機買回來了,還在研究怎麼用。爸爸看著說明書操作著洗衣機,左右鄰居家的叔叔阿姨都來看熱鬧,好不容易加上水,衣服放進去開始轉動了,媽媽說能洗乾淨嗎?幾個大人圍著洗衣機看它轟隆轟隆的轉,看著清水變成黑水了,媽媽說好像還可以啊。時間不長洗衣機就普及了,被當成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存在著,單缸變雙缸,半自動變全自動等等洗衣的新產品陸續上市。
那時候條件多麼艱苦,媽媽從來都沒有讓我們穿過臟衣服,如今只需要把臟衣服放進洗衣機,操作一下就可以把洗衣服這件事完成,懶得依然是不想動。
如今社會發展迅速,家家都用洗衣機,肥皂和搓板已經不多見了,完全實現洗衣自動化,生活質量提高,勞動強度降低,個人的時間和空間也越來越多,確沒有那股幹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