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武俠故事與如今的網路爽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區別只在於當年的那批武俠小說作品文化素養更高,文筆更為華麗,但二者歸根結底追求的都是一個字——爽。
這話倒是不假,武俠故事的核心吸引力也確實是書中那些快意恩仇的爽快橋段,尤其是主角扮豬吃老虎的橋段,總能讓人熱血沸騰。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戰,張無忌化身曾阿牛力挫六大門派群雄的橋段就讓人大呼過癮,但張無忌是主角,讀者早已瞭然於心,他的出彩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金庸筆下有七位高手則更為低調,他們登場時宛如龍套,但一出手,卻比主角還猛。
第一位:掃地僧
談到「形象與實力反差最大的高手」,那《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說自己第二,怕是沒人敢說第一。
掃地僧登場時,沒人知道他是個絕頂高手,畢竟從外表看,他不過是個老態龍鐘的老僧罷了。
(掃地僧劇照)
說是:「只見窗外走廊之上,一個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掃帚,正在弓身掃地。這僧人年紀不小,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須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樣。」
天龍四絕都沒把他放在眼裡,他只是自顧自地說著那一套「武學障」之說。
同為高僧的鳩摩智看不慣他賣弄學識,於是以小無相功偷襲他,卻被他以無形氣牆化解。
接著他又化解慕容復與蕭峰的殺招,再將蕭遠山、慕容博點化,著實驚艷。
如今「掃地僧」這個詞都不再只是那個角色的名字,而是成了「大隱隱於市的高人」的代名詞,可見金庸筆下這個角色有多深入人心。
第二位:黃衫女
《倚天屠龍記》雖是「射鵰三部曲」的完結篇,也是《神鵰俠侶》的續集,但嚴格來說,其中與前作相關的設定並不多,但黃衫女子的出現卻足夠驚喜。
黃衫女登場時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介紹,在丐幫也不過只是帶著史紅石揭穿了假史火龍的陰謀,接著就退場了,彷彿只是一個純粹消費情懷的角色。
(黃衫女劇照)
然而到了屠獅大會上,她卻輕鬆拿下周芷若,甚至還是用著與周芷若同樣的九陰白骨爪,古墓派的武功一招都沒展示,她的上限有多高?著實難以估量。
第三位:阿青
《越女劍》中的主角是誰?其實你若是順著原著劇情讀下來,就不難發現,這其實是個以范蠡為主視角敘述的故事,越女阿青,其實是個配角。
事實上阿青登場時,也絲毫不像是絕頂高手。
你且看原著描述:「忽聽得咩咩羊叫,一個身穿淺綠衫子的少女趕著十幾頭山羊,從長街東端走來。這群山羊來到吳士之前,便從他們身邊繞過。」
(阿青劇照)
她看起來只是個平平無奇的牧羊女,可她一出手便驚呆了范蠡,那吳國武士的手腕在頃刻間被她刺破。
更誇張的是後來她獨闖越國王宮的舉動,書中只道:「驀地里宮門外響起了一陣吆喝聲,跟著嗆啷啷、嗆啷啷響聲不絕,那是兵刃落地之聲。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足足兩千人也攔不住她,著實離譜。
第四位:阿凡提
相對於前文提到的幾個角色而言,阿凡提的名氣要小得多。
相信多數人童年都看過阿凡提的動畫片,因此在聽到這個角色名稱的時候,很難將他與絕頂高手聯繫在一起,但他一出腳,就足以震懾群雄。
(阿凡提劇照)
你且看這段描述:「突然之間,一團黑影從身旁掠過,定睛看時,竟是那人把驢子負在肩頭,放開大步,向前飛奔。她這一驚非同小可……但那人奔跑如風馳電掣一般,始終搶在馬頭之前。不到片刻,兩人奔到沙丘,終於是騎人的驢比人騎的馬搶先了丈余。」
人家騎馬跑不過扛著驢的他,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已經強得不像人類。
第五位與第六位:張三、李四
其實「賞善罰惡二使」這名號還是十分唬人的,畢竟若沒有一身強大的本領,又如何能有資格評判他人的善惡賞罰?
只是金庸賦予那二使的名字著實無法讓人高看他們,那二人一個叫張三,一個叫李四,這種標準的路人姓名,著實不像是絕頂高手。
(張三、李四劇照)
但書中他們與旭山道長的那場戰鬥卻足以嚇翻群雄。
他們將令牌發給旭山道長,那道長卻徒手以內力將那銅牌捏得融化,可見旭山道長實力不弱,原本他以為此舉能嚇退張三、李四,結果那二人一出掌,旭山道長便當場殞命。
除了石破天和龍木島主外,中原武林江湖沒人是他們的對手。
第七位:覺遠
儘管金庸筆下有不少強大的僧人,比如前文提到的掃地僧,又如《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少林三渡,但覺遠大師登場的時候,卻很難讓人覺得他是頂尖高手。
那覺遠是個典型的武獃子,他常年修鍊九陽神功,自己卻渾然不覺,只當那是普通的經書,因此他在追擊瀟湘子和尹克西的時候並沒有多大的把握,只是憑著一份要討回經書的執念追趕二人。
(覺遠劇照)
可當覺遠一開口,楊過便驚呆了:「楊過見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稱奇:『這人的輕功未必在龍兒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這陡山峭壁之間居然健步如飛,內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燈大師、郭伯伯相匹敵。怎地武林中從未聽人說起有這樣一位人物?』」
若給覺遠更多的時間,他怕是會比五絕都強,畢竟斗酒僧沒看上《九陰真經》,才創出《九陽真經》,而五絕還在爭搶九陰的時候,覺遠已經鑽研九陽了。
要說金庸筆下最低調的高手,當屬本文提到的這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