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普閱讀是從《化石》開始的→

2024年10月24日05:20:28 育兒 7593

科學閱讀已不僅限於閱讀科學類內容

更是一種系統化、批判性、創造性的閱讀方式

科學閱讀方式不僅關乎科學知識的獲取

更關乎創新思維的啟迪

科學閱讀可以幫助公眾,尤其是青少年

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

提升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創新創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科學閱讀還可以助力全社會

了解科技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感悟科學家精神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營造良好的閱讀和科學氛圍

科學家、教育家、科普作家、閱讀推廣人和青少年讀者代表們一起暢聊科學閱讀,會碰撞出哪些智慧的火花?

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近期組織的科學閱讀活動中,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的精彩分享吧→

我的科普閱讀是從《化石》開始的→ - 天天要聞

周忠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古生物學家,主要從事古鳥類研究。

「科學·閱讀·文化·教育」漫談

周忠和

(2024年9月21日)

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那個年代比較久遠了。當時看書的條件不是太好,在高中之前除了教科書之外很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科學書籍。高中時期我比較榮幸地看到一本科普讀物,就是班主任給我們訂閱的《化石》雜誌,這個是唯一一本課外閱讀雜誌,這本雜誌對我未來高考選擇古生物學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我本來對歷史的東西比較有興趣,從小喜歡琢磨我們從哪來的、地球究竟怎麼回事、看到身邊的動植物也想了解它們的歷史。這是高中時候看的一本科普讀物,某種程度上還是影響到我的專業選擇。

到了大學以後也是以學習為主,會看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雜書」,《隋唐演義》之類。大學四年級考了研究生之後,好像有大半年的時間比較輕鬆,那個時候開始看很多「閑書」,大多是憑著自己的興趣,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關於美學方面的書。回顧自己大學時候的閱讀經歷,我覺得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出於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二是「功用」的,看某些與專業有點關係的書,或者出於其他的什麼原因,能夠看一些書。所以當時看一些美學的書,對我看待世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影響。這是大學時期看的印象比較深的書。

最近一些年,由於我學的古生物學和演化生物學,工作里也涉及一些關於自然選擇方面的研究,我看到一位我在美國讀書時的鳥類學的老師寫的一本書——《美的起源》。他是鳥類生物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了他對美學,這一人文科學中一個分支的理解。他的很多見解,我是比較同意的,當然也有個別不一樣的地方。我就想,大學時期感興趣的東西和現在看到的有關美學方面的內容,和我專業有點關係,這樣看起來既有興趣因素,也有實用性意義,所謂實用性就是對我的科學研究有啟發,對我做一些科學普及的工作也是有用的。

到了研究生之後,可能沒有大學時候那麼「卷」,周末經常有很多時間晚上看足球比賽。所以研究生的時候,我學了科學社會學這門課,同時我的興趣比較廣泛,對哲學也有點興趣,讀了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等等。後來又看了一些黑格爾比較經典的哲學內容,看起來比較費勁,但是卡爾·波普證偽主義的一些科學哲學的書,我覺得讀起來比較容易接受一點。與科學有關的書,我覺得對我科學研究思路還是有啟發的。這是讀研究生時的經歷。

後來去了美國之後,看「閑書」時間比較少了,忙著做論文,看了一些傳記類(包括名人)的書,比如《杜魯門傳》等英文書,偶爾看了一點,這些書更多涉及到一些文化,因為我去美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把英語學好一點,能夠與人更多交流。第二,我對文化有些興趣,去美國之前就想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去了美國之後有了這樣的機會,也通過接觸、看書能夠更多地思考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不同文化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我們現代社會的人應該有更好的包容性,學習不同文化的精華。所以,那個時候還處於學習的階段,看書的時間不是太多。

回國之後,剛參加工作,忙著做科研,基本上沒有時間看「閑雜」書。後來慢慢有了一些時間,開始看一些書,主要還是跟歷史沾邊的、我比較有興趣、願意去看,而不是強迫著去看的。所以,利用一些節假日或者出差間隙看一些書,看得更多的還是歷史、傳記類的書,各種名人的、政治家、軍事家的,也有很多科學家的傳記。其實科普很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學科學史,了解科學家的傳記,是把科學、文化、社會等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我看了袁隆平的傳記,跟別人看的關注點可能不一樣,他的專業裡面涉及到遺傳學這一塊,我在這個書里看到袁隆平先生年輕時除了喜好運動,還有很強的科學精神。袁隆平先生要自己看孟德爾的經典遺傳學的工作,他就會去中科院請教專家。這段歷史和我的專業結合起來都成為我做一些科普報告的素材。

所以讀書更多的是一個思考,一個收穫自己的認知過程,不僅僅是掌握知識點。現在僅僅是一個知識點的話很容易從各種地方查詢到,讀書更多是一種啟發和熏陶。

我上大學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了培根的《論讀書》,有幾句話: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當時讀到這些論述特別有共鳴,雖然我沒讀那麼多,但是我覺得這個非常有道理,所以基本上讀「閑書」的興趣從那個時候養成了。最近一些年因為做科普、做講座等各種原因,需要自己也去充實,偶爾也有一些閑余的時間讀一些書。我讀的科學類書有這麼一個特點,跟我的專業有一定關係,我學的是古生物學專業,這是交叉的,涉及到地質學和生命科學交叉的學科。第二個特點,古生物學實際上和人文學科沾邊,古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和人類學,它會涉及我們人類關注的一些終極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們從哪來、向哪裡去?古生物學、進化生物學、人類學都是相關的。隨著年齡增長,思考問題也多了,我也琢磨這些問題。通過自己的一些專業的特點,也可以更好地與人交流,把科普的工作做得更寬廣一點。因為僅僅給大家科普一些古生物學的知識我總覺得太窄了,我更多會做一些有關進化的解讀,破除一些我們對進化的誤區,比如介紹一些達爾文、愛德華·威爾遜的工作,這是人類共有的精神遺產。有些工作普及得不是太多,包括進化論。我一直覺得絕大部分的人都對它有所誤解,並沒有了解真正的達爾文的思想。

各個學科可能涉及不同的門類,但各種學科知識可以是相通的,把這些人文的、社科的和科學結合起來,這也是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我比較感興趣、看得比較多一點的書,這也是我自己讀書的心得。我有時候在想,什麼是專業的科學書,什麼是科普書,或者什麼是人文教育方面的書?其實沒有絕對界限。

我之前也思考過這些問題,包括學術的出版,比如說世界著名雜誌《自然》,裡面也有不同類型的文章,有些是科普類文章,它的目的是把科研成果更好地向公眾普及,也是搭建一個與公眾溝通的橋樑。也有一些綜合類的期刊,有科學普及化的趨勢,特別綜合性的文章,因為有些太專的文章很多人看不懂,不同的學科分支很多,真正成為各個方面都很權威的大家越來越少。不同學科之間怎麼能夠互通,其實通過科技類,或者一些綜合性、新聞類的書或文章,是能夠幫助科研、增長知識、增長視野的路徑。

達爾文最知名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時洛陽紙貴,我們都認為它是重要的科學著作,但其實買的人不見得是專家,因為維多利亞時代,很多人把它作為一本博物學的書看待,當時博物學比較盛行。博物學主要是對自然的,我覺得在中國有一個博物學開始慢慢盛行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厭倦了室內的生活,開始了解自然、接觸自然,這是博物學的一些真諦。達爾文通過環球的考察,回來以後先寫了一本遊記類的《小獵犬號航海記》,後來寫了《物種起源》,之後又完成了《人類的由來》。後兩本書屬於科學著作,有時候讀起來晦澀難懂,我們也有一些簡寫的版本介紹這些著作。

我這個人讀書讀得不算太多,因為做科學研究需要大量時間。我的閱讀簡單來說一方面是出於純粹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就是讀一些和我專業相關的書籍,這樣讀起來比較容易有感悟,知識面也慢慢拓寬。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你印象的蛙界怪傢伙們 - 天天要聞

打破你印象的蛙界怪傢伙們

你印象中的青蛙是不是綠皮膚、大眼睛、大嘴巴、會一蹦一跳地捉蟲吃?蛙類中一些成員的樣子或行為可能會打破你的印象。北部灣棱皮樹蛙滿身綠疙瘩,一動不動時就像一塊苔蘚,能輕鬆隱匿在雨林里。當它們被觸碰或受到驚嚇時,會蜷縮成一團裝死。
原來「年少有為」是一場陰謀 - 天天要聞

原來「年少有為」是一場陰謀

最近總會看到一些文章,標題類似於:北上廣「雞娃工廠」批量倒閉,中產家庭給娃「斷供」,各種所謂的「爛尾娃」滿天飛,不少國際學校忽然倒下……但「雞娃」成風的時代,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拚命砸錢,即使是在經濟下行的現在,教育依然靠三個字——「砸比
嬰兒早期微生物組成可以排查新生兒自閉症、多動症和言語障礙 - 天天要聞

嬰兒早期微生物組成可以排查新生兒自閉症、多動症和言語障礙

研究表明,嬰兒早期微生物組成的差異可能預示著未來自閉症和其他神經發育障礙的發生,凸顯了腸腦聯繫的重要性。通過關注微生物群可以加強自閉症篩查的早期干預,這有望識別與神經發育障礙相關的癥狀前失衡。研究人員發現,嬰兒腸道微生物和代謝物的差異比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