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見習記者 王靈婧 何丹瑩 文/圖
玲娜貝兒、棉花娃娃、Loopy、草莓熊、宜家鯊魚……近年來,「養」毛絨玩具成為新風潮,這一現象不僅出現在兒童市場,更在成年群體中蔓延開來,成為不可忽視的消費潮流。其中部分毛絨玩具價格一路飆升,增幅高達10倍以上,「娃娃」竟然也成為一種「理財」手段。
給「娃」梳妝打扮,帶它們逛街
這一屆年輕人怎麼了?
「這個娃娃是我排隊兩小時才買到的。」7月3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年輕人凌晨三點在迪士尼排隊,目的並非體驗遊樂設施,而是為了搶購限量毛絨玩具,這一場景迅速登上熱搜,還有不少網友分享搶先排隊路線等。
為了擁有自己心儀的娃娃,年輕人們花費時間精力,有的通過官方渠道預訂搶購,如款式售完,則會轉戰二手交易平台。此外,他們還會積极參与各種線上線下的活動,如粉絲見面會、限定商品發售會等,以獲取限量版或特別版玩偶。更有甚者,會加入到娃娃定製、改造的行列中,親手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玩偶。
據了解,不少年輕人將毛絨玩具當成自己的孩子,稱自己為「娃媽」,還會給「娃」梳妝打扮,帶它們出去逛街等。「兩套娃衣380元,比我自己的衣服還貴,但是我要給我的娃娃最好的,這些都是手工定製的衣服,我不吃飯都要買。」00後「娃媽」小凌說道。
記者走訪了解到,一些毛絨玩具品牌也受到年輕人推崇。正在朴坊(福州東百中心店)選購Jellycat毛絨玩具的陳女士(化名)說:「他們摸起來很軟很舒服,而且品類很多,有動物、植物、食物,我感覺他們是有生命的。」陳女士家裡已經有三十多隻玩偶了,為了控制自己「剁手」,她給自己限定每個月只能買1隻。
朴坊(東百中心店)顧客正在選購娃娃
記者了解到,Jellycat品牌於2020年夏天在國內爆火,價格從129元到7999元不等。2022年,該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全年營收超過13億元,同比增加72%;毛利超過8億元,毛利率達61%。
90、00後成「買娃」主力軍
專家稱可緩解孤獨感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數據顯示,「00後」已成為毛絨玩具最龐大的消費群體,佔比達到43%;緊隨其後的是「90後」,佔比為36%。除了日常在商場中購買,部分年輕人甚至不惜長時間排隊或高價購買心儀的毛絨玩具。
「00後」小敏分享道,她會通過閑魚等平台搜索併購買喜愛的定製限量玩偶,儘管價格可能遠超原價,但「咬咬牙」還是會買下。據了解,小敏的經歷是眾多年輕人涉足「娃圈」的一個縮影,這個圈子中,許多獨特的、限量版的毛絨玩具因難以在公開市場獲得,而成為了收藏者之間流轉的「珍品」。
天貓發布的《2023淘系玩具潮玩新品趨勢報告》中,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毛絨玩具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更傾向於把毛絨玩具作為生活陪伴和情感寄託。
據媒體報道,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王留鋒認為,毛絨玩具具有獨特的心理效應,柔軟的觸感和可愛的外觀不僅能夠引發人們的「萌系」情感,還扮演了一種「情感寄託」的角色。
「娃娃」轉手能翻番
成「理財產品」
「我80元買入,200元賣出去的。」記者了解到,有的買家在發現毛絨玩具作為「隱形理財產品」的潛力後,變成賣家進行高價售出。以棉花娃娃為例,大多數都是限量銷售,原價幾十元的娃娃,可以被炒到千元天價。記者查詢多個二手電筒商平台發現,有特定角色的棉花娃娃價格暴漲,二手交易價格高達2000元以上,更有甚者標價至4500元。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特定角色的棉花娃娃價格達2300元
「這種買賣進出的方式在娃圈挺常見的,畢竟稀缺貨價格炒上去了,賣掉能掙不少。」小敏說,「以迪士尼推出的2024中秋達菲系列玲娜貝爾玩偶掛件為例,在官方渠道一貨難求的情況下,原價一隻159元,二手市場上的價格水漲船高被炒到350元。」
編輯: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