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晉祠半日游,充其量算是「蜻蜓點水」,難於充分領略其博大精深的歷史人文,難於走遍星羅棋布的經典景點,難於感受精妙絕倫的巧奪天工……明知有太多太多的遺憾,但是仍然想記錄下來。能夠親自在晉祠走一走、親眼在晉祠看一看,也是收穫頗豐的。總比那些只有想法沒有行動的要強得多,因為很多時候,經歷就是財富!
「晉祠,真不愧為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早在上學的時候,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晉祠》,便激發了自己對晉祠神往。唐朝詩人李白曾以「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簫鳴,微波龍鱗莎草綠。」的詩句來描寫晉祠美景。「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而晉陽之勝,全在晉祠。」清代劉大鵬《晉祠志》中的描述,要言不煩地點出了晉祠之精彩。「不到晉祠,枉到太原。」……晉祠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尋歷史的足跡,感受文化的底蘊,我便是其中微不足道的那一位。
從王家大院去五台山,中途可以參觀晉祠,不僅有利於減輕長途跋涉辛勞,而且可以藉機一覽晉祠獨特風景……在妻子的精心規划下,利用去五台山的機會,路過晉祠,順便完成自己多年還沒有達成的心愿。駕車來到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晉祠停車場,一座身穿戰袍橫刀立馬的雕像吸引了我們的目光,走近一看雕塑基座上刻有「一代仁君李世民」金色大字。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這裡原來是李世民起兵反隋的福地。
帶上在酒店裡燒好的開水和裝備好的水果,我們向晉祠景區出發。步行300米左右,遠遠就可以看到在四柱式巨大牌樓上「晉祠勝境」四個大字,三座漢白玉石橋與晉祠公園相連,石橋兩邊是規模不小自成風景的水榭亭台。
過橋便可以進入景區,晉祠博物館晉祠風景區導遊圖成為遊玩晉祠的好幫手,從導遊圖的圖文讓我們對晉祠有了全面了解:晉祠位於山西省大原市西南縣瓮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祠福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七世紀至十二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晉祠是祭祀西周普國諸侯姬虞的祠堂,創建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北魏麗道元《水經注》中記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可見晉祠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具相當規模。
晉祠文化遺存極為豐厚,有宋、元、明、清時期的殿堂樓閣、亭台橋榭等各式建築100餘座,各種雕塑194尊,碑碣440餘通,詩文匾聯219副,古樹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樹30株。在一處文化遺產中保存有如此眾多的文物精品,實屬罕見。特別是主體建築聖母殿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北宋時期的代表作;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甚為罕見的十字形古橋魚沼飛梁;穩如大殿、巧似涼亭的金代建築獻殿,為晉祠三大國寶建築。保存在聖時殿內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為當時社會真實人物的寫照,開創了雕塑藝術寫實作品的先河,它不僅是中國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宮延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國雕塑史上藝術高超的罕見精品。
此外,周柏、唐太宗李世民《晉祠之銘並序》碑等也尤為珍貴,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晉祠難老泉水晝夜涌流,聲響如玉,更為祠區增色。晉祠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鑒賞價值,使其成為古代宗祠與造園藝術相結合的且跨越歷史最長又最具代表性的實例,是中國古代文化和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一份彌足珍貴的遺產。
繼續前行,迎面是一座宮門,門上藍匾金字「晉祠」赫然呈現,傳說這是李世民的御筆,這裡是晉祠公園的大門之一——東大門,只有穿過晉祠公園才能到達真正的晉祠——晉祠博物館。順便提醒,晉祠公園是免費的,而晉祠博物館則是收費的。如果想要深入細緻了解晉祠,花點錢其實是非常值得的。1961年3月,晉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晉祠博物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5月,晉祠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晉國宗祠;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集約載體,國內宋元明清至民國本體建築類型、時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是三晉歷史文脈的綜合載體,晉文化系統上溯西周封唐建晉至盛唐肇創文脈傳承的實證;是世界王氏、張氏發祥地。
晉祠園內沿中軸線,依次為唐園、飛龍閣、龍興晉陽、德隱齋、東園等景點;南部有台駘澤、趙梅生美術館、晉文公藝術博物館等,北部有九龍湖、月季園、牡丹園、陶然村、雨花寺等。時間有限,想全面遊覽晉祠根本無法實現。於是我和妻子,挑重點景點走走看看,順便拍攝一些照片方便以後回憶,爭取不虛此行。
龍興晉陽群雕講述著李世民的戎馬一生,也展示了唐王朝與晉祠的歷史淵源。進入唐宗遺風,門前的巨大群雕吸引遊人紛紛拍照留念。中間騎馬者為唐太宗李世民,左側為國舅長孫無忌,右側為李績,前面為尉遲恭,最北側兩位前是魏徵,後為馬周。一旁的導遊介紹了雕塑的來歷,為紀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而塑的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銅群雕,2003年8月落成。
古樸的福祿壽照壁牌坊,倍感歷史的久遠,認真看了照壁介紹才知道該牌坊重建於公元2007年。照壁高5米,寬8.4米,須彌座上東向有「福、祿、壽」圖,西向為「群仙會」圖,上面一共有九仙,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八仙,另外一位則是文曲星。
洛陽牡丹花天下聞名,晉祠的牡丹也不遜色。「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亭懸掛的對聯激起再看牡丹的興趣。相對於洛陽,這裡的花期要晚一個月左右。洛陽去晚了,在晉祠一定補上。晉祠牡丹園裡正在盛開,白色的、粉色的、紅色的、黃色的……花團錦簇,國色天香牡丹花,百看不厭。
飛龍閣整體建築坐落在假山石洞上,二層三檐,登高可遠眺,穿行可以通過。第一層為「飛龍閣」,楹聯為「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第二層為「凌雲閣」,楹聯為「好鳥鳴樓外,清風繞閣前」。
伏龍亭、凌雲閣、通幽、靜怡閣……可以觀賞的景點真的太多了……走在晉祠博物館門前的金水橋上,看遠山、看近景、看歷史文化。
著名散文家梁衡撰寫的《晉祠》堪稱為古今名人詠晉祠的又一名作。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裡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在這裡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游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簡潔的一段文字,便輕鬆的將千年歷史奉獻給了讀者。文字的魅力,原來也可以如此的張弛有度,富有親和力、感染力和戰鬥力。
晉祠,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珍貴財富。依依不捨的結束了晉祠半日游,但晉祠壯麗的建築、精美的雕塑、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入目、入腦、入心、入文,揮之不去!晉祠,它見證了過去的輝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智慧,值得我們好好去欣賞、去品味、去珍視、去光大!
☆ 作者簡介:倪玉,筆名海無邊、一言、寧浦、王玉,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自主擇業軍官,自由撰稿人,現任大連星海會展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年軍旅,3次榮立三等功。曾任中國軍事寫作協會會員,《中國貿易報》《消費日報》《中國海洋報》《中華建築報》《海軍雜誌》等多家報紙及雜誌記者、特約記者、特約撰稿人,著書及參編教材累計32部,發表新聞作品、文學作品、評論作品1000餘篇,獲各類徵文獎近100項。從事會展業20年,撰寫各類策劃案、相關材料及發表推文超1000餘篇(份)。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