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遊文寫道,徐霞客到達昆明後,呼朋引伴。友人邀他游海口和緬甸,他卻心心念念晉寧州。數天後,徐霞客如約到了晉寧州,與友人相聚,進明惠夫人廟,辯論塑像真假。
(公元1638)十月初四,徐霞客捆行李,準備趁早前往晉寧州。主人說將近傍晚船才出發,不如吃兩頓飯再走。

徐霞客和吳方生分享了阮玉灣送來的一壇酒。
下午,他們從羊市往南,在南壩上了渡船。夕陽西下後,船才出發。夜晚,船在西南風中,走了三十里,到海夾口停泊。三更時,船又啟航,天明抵達滇池南岸的北好口。
北好口在觀音山東南瀕臨滇池處,岸上有溫泉,船上有人上岸沐浴,徐霞客怕風寒,沒有同去。
船從北好口掛起帆,向東南航行二十里,抵達安江村。他們下船到飯館梳理後,往南經過一座小橋,橋下流水是從西邊村子四通橋下過來的,這裡是歸化縣、晉寧州的分界處。
夜間走路,黑暗中看不清。直到他們來到晉寧州城北門,借著燈火才看清,四周田地寬闊、城樓雄偉壯觀。
守城門的衛兵攔住過往行人,不允許進城,大概因阿迷州還沒平定而進行防範。
徐霞客一行人進了城,與唐大來相見。
飯後,徐霞客進州署拜望知州,被留下歡宴。夜晚就在下道住下,知州提供的帷帳極其乾淨、整潔。

(公元1638)十月初五至初七,徐霞客連日在州署下圍棋,等候張調治。黃從月、黃沂水、禹甸和唐大來諸君,輪換著前來陪他,夜晚必定一醉方休。
(公元1638)十月初八,徐霞客喝酒後,和黃沂水從西門出城,北經過陽城堡,就是古土城。古土城西北有明惠夫人廟,廟裡祭祀晉寧州刺史李毅的女兒。她的功績記載在《一統志》中。廟中有元代的碑刻,碑文第一句是:「夫人姓楊氏,名叫秀娘,是李毅的女兒。」既然是「李毅的女兒」,又說「姓楊」,這樣地荒謬透頂,難道夫人的丈夫姓楊嗎?實在詞不達意。

傳說夫人的屍體保存在她的塑像里,在屍體上加赤黑色的漆塗飾而成,因此塑像比真人大一倍。徐霞客是不相信這種傳說的。
黃沂水卻告訴他:「從前老鼠咬傷塑像的腳,露出骨頭來。這不是亂說的。」
這天,知州的幕僚傅良友前來拜訪,饋贈一壇甜酒。傅良友是江西省德化縣人。